卡车司机因北斗掉线被处罚金 2000 元并扣车是否合理?货车要求安装北斗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的?
北斗是出于何种目的被装在卡车上的?卡车司机是否有能力知道北斗在不在线?超限检查站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货车司机因定位掉线被罚后自尽,死者儿子:处罚是否有依据 望追查】4月6日,一则货车司机因不服治超站处罚服药身亡的消息引关注。@紧急呼叫 从丰润区交通局综合执法大队获悉,位于姜家营的治超站内的确发生一起司机死亡事件。死者金某的儿子称,金某曾录视频称因车辆北斗卫星定位掉线在唐山市丰润区被罚款2000元,并质疑判罚依据。目前丰润区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对案件开展全面调查。
河北一货车司机被检查站扣车并罚款2000元后服毒自杀 官方回应注:四月九日更新,飞一会的子弹先击中了河南禹州地方。
目前已知焦点在于
1,“北斗终端”是否有问题?
2,“北斗终端”的运营商是否有责任?
3,此处执法是否各地均不统一?是否需要统一?
4,此处执法是否过于严苛不够温情?
5,大车司机的权益是否受到了执法者的侵害?
注意,“北斗”和“北斗终端”是两个东西。
所以这事跟天上的那个“北斗”有什么关系?谁还没用过手机?手机有问题怪信号塔?况且现在手机有没有问题还不知道呢,怎么就有人像见了闰土的猹一样上窜下跳?
我认为“北斗终端”是一定要有的,因为这就是大车的“黑匣子”。而现在迷雾重重之下只能听见一片片“用户”和吃瓜群众的声讨,网上评论让人不敢尽信,事实还需真正的使用者、专业人士和官方进行声明。
现在的已知条件太少,大家都冷静点,让子弹飞一会吧。
最后,澎湃整篇文章里的煽动气息都呛我的鼻子。
网络的浮躁氛围,澎湃难辞其咎。
还有那群搅混水的,把脏水从“北斗终端”泼到“北斗”的,应该被朝阳群众举报一下。

就是因为人都死了所以才要慎重,所以才要等。
二话不说就把替死鬼丢出来那是封建王朝杀大臣平息民愤!
替死鬼死了,大家开心啦,结果什么都没解决,这很好吗?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大臣,有用吗?
让子弹飞一会,等的是什么?
等调查,等裁定,等结论。
结论大家不同意,再进行舆论引导,这才是正常程序。
现在只是冰山一角迷雾重重就有别有用心者上窜下跳,到处泼脏水,到处挑动矛盾。
是何用心还用多说吗?
前说不能舆论绑架司法,难道这不是用死亡绑架司法吗?
如此以往,不敢想象。
昨天19:17,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原文链接:
人民日报-有品质的新闻原文摘抄:
记者暗访:大货车必须装2000多元视频监控,否则过不了年审
2200元到2800元的安装费、500元到800元的服务费,还有140元或240元的培训费……
……
记者随一位大货车司机进行了营运证年审。在这名司机所挂靠的运输公司工作人员带领下,车辆进行了综合检测,司机上交了年审表等资料并交费。随后,这名运输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司机,一定要到公司“装监控”,否则“审车平台不会给运管所上传资料,盖不了章”。
最终,百般不情愿的司机通过微信扫码交了2800元智能视频监控安装费、140元培训费,但索要发票未果。老板说:“给你让你去电视台曝光我啊!”
……
这笔费用给司机造成不小的负担。“我平时主要跑河南到新疆,一个月最多跑两趟,这笔安装费相当于一趟白跑了,是我一年中除了保险、修车费之外最大的一笔开销。”司机江晓辉说。
为了节约成本,江晓辉一路都吃睡在车上。记者看到,杂乱的驾驶室里放着辣椒油、盐、碗筷和开水壶,座位后方就是上下铺。
除了价格不菲,智能监控系统还常常出现“遇山便掉线”的问题。“不久前,我有一辆车的智能监控系统从三门峡灵宝到郑州这一整段路都没有信号,晚上回来找运输公司才重新上线。”大货车司机张乔伟告诉记者。
还有司机反映监控系统存在对司机行为识别不准确、过度监控的问题。“有一次吃饭塞牙下意识用手抠了一下,系统立刻提示‘请勿吸烟’,我吓得马上不敢动了。”一位司机说,这样容易对正常行车造成干扰。
“给你让你去电视台曝光我啊!”
“我平时主要跑河南到新疆,一个月最多跑两趟,这笔安装费相当于一趟白跑了。”江晓辉一路都吃睡在车上。
前者真**的刺耳,后者真让人心酸。
我仅仅是以为不过是一场懒政,是地方的一刀切,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地方能力不够。
结果呢?
一个大耳刮子拍过来。哦,是利益相关啊。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其中并未提及智能视频监控。
对于司机们反映的“交钱不给开票”的问题,禹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也并未给出解释。
前半段我表示理解,先不说别的,起码想法还行,引进了智能设备。
但第二段,交钱不开票,为什么不开票?凭什么不开票?在座各位都明白吧。
好一个地方机关,居然干起了强买强卖的行当。
擅自增加营运车辆审验门槛,与中央“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精神公开唱反调。而且从中大捞特捞。
常年如此作为,以小见大,当地经济不景气这些“黑手”们难辞其咎!
先有疫情层层加码我还疑惑各个地方怎么那么玩的这么熟练,原来是早有“先贤大才”在别的领域做过了啊。
合着你们在抄作业呢!?
回过头来还得感谢那些疫情层层加码的guan员呢,好歹没收我个“回家费”。
他们的这些前辈,这些“管大车的”,这就是对大车司机公开公正公平的刮地皮。
回过头来,平静一下。
我们不能光去骂,骂仗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认为卫星定位系统和智能视频监控“三件套”(行车记录仪、前置摄像头、智能监控摄像头),这套东西决不能因此废弃。
确实,这套东西带来了很多问题:
1,价格高昂,强制自费安装。
2,智能监控系统遇山就掉线。
3,监控系统存在对司机行为识别不准确、过度监控。
第一个问题正在解决中。
全国多地都在推行为重型货车安装使用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部分省份明确,安装和服务等免费。
如广东省于2021年1月出台《广东省重型货车安装使用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工作方案》,要求在2021年6月底前,重型货车要完成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的安装工作,由保险公司免费安装并承担设备运维和流量费用,且各保险公司不得因此提高车辆保费。
当然,听有人说粤省每年汽车年检都要找黄牛,不找必不过。(只是听说,未得证实)
但是方案已经出台了,实行如何先不说,但好歹卖出了第一步。
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就是明显的技术问题,其实现今该方向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了,所以我比较怀疑是当地的问题,有人拿了人钱不干人事,以次充好捞取油水。
虽然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其中并未提及智能视频监控。
但我认为这东西在解决了二三问题后就很适合普及了。
大车不比小车,一旦发生意外必然损失惨重。
一个新事物的应用的出发点必然是为了方便大家。
大货车每年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很大。货车险保险公司每年是亏损的,这点和乘用车大不一样。
所以建议由zf机关牵头和监督以及考核司机,由此制定统一标准,再由货车险保险公司出资进行采购和运营。如果实在困难,zf可以适当补贴,司机也可以少添一点。
因为安装了这些设备,最终希望达到降低事故率,降低赔付。同时,采集的数据也能为货车制定定制化的保险和保险费,驾驶习惯好,事故率低的司机险费自然就会下降。如此保险公司得了好处,也必会尽心尽力。
这样一来,zf减少了支出,保险公司降低了亏损,而大车司机也减少了保费也低价安装了好用的监督套件,所以是收到了实惠。
在理论上,这就是三赢。
办公室布线施工调试公司